?“人吃人,狗吃狗,老鼠餓得啃磚頭。”?記憶中的60年,??天空總是灰蒙蒙的,仿佛連陽光都被那艱苦的日子染上了幾分黯淡。那年我三次溺水已是村莊遺忘的故事,也是長輩向我述說命大的話題,已成為我生命中的險境。這年三次溺水的經歷,如同三道刻骨銘心的烙印,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腦海里。
60年傅店村莊吃大鍋飯,食堂建在丁克建房子西傅振華和傅振林兄弟倆住處門前,一日三餐,一個莊的人都到哪里排隊打飯。我家和食堂相距約160米,房屋西面有一條南北約180米長的葦溝,北面有一條約長100米東西溝,東西溝與葦溝的交界處有個涯垻,涯垻中間有條狹窄的小陰溝,小陰溝由東往西嘩嘩流著水。東西溝與葦溝被沿岸有一條2尺多寬通往食堂的小路,小路北面東西有一條三四米寬的小溝,每次爹娘和一隊的群眾都是越過涯垻順著小路到食堂打飯,當時我2歲不會走路,看著爹娘前面走,后邊我跟著爬呀爬一直往前爬,一不小心就爬到葦溝里。
我用小腳拍打著水面,濺起一片片的小水花,不知不覺間,我已經漂到了葦溝的中間。葦溝突然變得深不可測,我一下子被水沖到了葦溝中間。我掙扎著,喝著溝水,心中充滿了恐懼,漸漸失去知覺。
那天風刮得很大,我像一只小船,風把小船從葦溝北頭刮到南頭。
初春,夕陽的余暉灑在蕩漾的溝面上,波光粼粼,卻也掩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危險。葦溝邊,人群聚集,喧鬧聲、呼救聲交織在一起,顯得格外刺耳。
突然,一個身影毫不猶豫地躍入溝中,那是傅振芝大爺,一個平凡卻勇敢的年輕人。他迅速地在水中劃動著雙臂,向落水的我游去。溝水冰冷刺骨,但他仿佛感受不到一般,眼中只有那個在水中掙扎的身影。
傅振芝大爺用盡全身力氣將我托起。岸上的群眾屏息凝視,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他們默默地祈禱著,希望這場救援能夠成功。終于,在傅振芝大爺?shù)牟恍概ο?,我被安全地送到了岸邊?/span>
人群爆發(fā)出熱烈的歡呼聲,他們紛紛向傅振芝大爺投去敬佩的目光。而傅振芝大爺只是淡淡地笑了笑。他的衣服濕透了,貼在身上顯得格外單薄,但他的背影卻在這一刻顯得格外高大。
我雖然被救上來了,但脈搏、心臟已經停止跳動,沒有一點呼吸。死馬當著活馬醫(yī),傅振芝大爺找來殺豬鍋,把我臉朝下,肚子擔在鍋沿子上,一個多時辰,肚子的水被空出來,我也就死而復生。
夏天的某一天,大人像往常一樣去食堂打飯,我以頑強的意志,用盡吃奶的力氣,爬過涯垻,沿著狹窄的小路往食堂的方向爬去,不小心掉進小路北面的小溝里,我拼命地掙扎著,但越是掙扎,身體越是下沉。那一刻,我仿佛置身于無盡的黑暗之中,心中充滿了絕望,幸好被上茅廁的小丁發(fā)現(xiàn)。小丁姓傅,其父親沒有兒子,只有獨生閨女,那就是小丁,丁克建從王寨倒插門成了傅家女婿,舊社會女方都隨男方姓,按輩分我得叫小丁姑太。我掉進小溝不知多長時間才被小丁姑太發(fā)現(xiàn)。說遲時那時快,小丁姑太終身跳進小溝,將我救了起來。
我像第一次溺水一樣,被救上來時脈搏、心臟已經停止跳動,仍沒有一點呼吸。小丁姑奶把我這個打水蛤蟆放在她門前大石磙上,臉朝下控著水,大約兩個時辰,我蘇醒了,哇的一聲哭起來,我又一次死而復生。
那是一個深秋的傍晚,天邊掛著一輪橙紅的落日,余暉灑在靜靜流淌的溝面上,泛起層層金色的漣漪。秋風已帶上了幾分寒意,輕輕吹過,讓人不禁打了個寒顫。爹娘和隊里老少爺們都下地干活去了,沒有人看護的我,看著爹娘上地的背影,孤獨地奮力向前爬去,不幸掉進東西溝里。
東西溝里水面看起來很平靜,由于東西流水,但暗流涌動。我突然感到一股強大的水流將我往下拉,拼命掙扎著,但無濟于事。那一刻,死神仿佛在向我召喚,心中充滿了恐懼和絕望。然而,就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我抓住了溝面的一根漂浮的樹木,憑借著這根救命稻草,抓住不放?。這時被回家拿東西的母親發(fā)現(xiàn),才被母親救上岸,我再次從死神手里掙脫出來,頑強的活著。
六零年三次溺水的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了水的雙重性——它既是生命的源泉,也是無情的殺手。每一次溺水,都讓我對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學會了珍惜生命,學會了在面對危險時保持冷靜和勇敢。同時,我也明白了防溺水的重要性,時刻提醒自己和他人要遠離危險的水域,確保自己的安全。
如今,當我再次站在水邊時,心中總會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感。那是對水的敬畏,也是對生命的珍視。我知道,無論歲月如何變遷,這三次溺水的經歷都將永遠銘刻在我的記憶之中,成為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之一。
三次溺水拯救我的老人,人生幸福近百歲,才駕鶴西去。他們舍己救人的精神像松柏一樣長青,永遠活在我的心里!
(傅友君/文)
傅友君,1958年10月5日生于潁州,中文本科,鄉(xiāng)土詩人、作家、記者、高級教師。愛好文學和軟筆書法,和文友一起創(chuàng)辦潁河文學青年協(xié)會和淮河文學青年協(xié)會,創(chuàng)辦《文峰報》、《淮河文學報》并任兩會會長和兩報的總編;又是《安徽聲屏報》、《阜陽廣播電視報》創(chuàng)始人之一,并任過兩報的發(fā)行部主任、廣告部副主任、編輯、記者,在全國一些文學報刊雜志發(fā)作品數(shù)百篇首;曾任潁州區(qū)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秘書長,中國鄉(xiāng)土作家協(xié)會、中國散文詩協(xié)會、中國報告文學研究協(xié)會、《鄱陽湖文學》研究會等社會團體的理事和會員?,F(xiàn)是中華詩詞協(xié)會會員,安徽省詩詞協(xié)會會員,安徽省詩書畫研究會理事,阜陽市作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校園文學》雜志簽約作家,政協(xié)書畫院副院長,人民藝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記錄通訊社記者,《華東財富網》總編輯等,作品《綠葉的感想》獲阜陽縣建黨七十周年文學大賽二等獎,《駱駝》詩獲全國詩叢詩選拔賽一等獎;1998年獲《當代詩壇》和中央電視臺等15家單位舉辦的東方杯全國詩歌大賽銀獎;2003年獲中國鄉(xiāng)土作家協(xié)會頒發(fā)的中國鄉(xiāng)土文學獎,《夜》獲《小小說》雜志頒發(fā)的優(yōu)秀獎;2005年6月26日作品獲《文藝報》和中國作家協(xié)會頒發(fā)的中國作家創(chuàng)作成果金獎;2005年和2006年獲《星星詩刊》優(yōu)秀獎;2014年8月獲《鄱陽湖文學》雜志和《中國作家網》頒發(fā)的陶淵明散文優(yōu)秀獎;2014年8月被國務院授予:“首屆國家藝術家”金獎,獲省及國家佳作獎數(shù)十次。2008年被中國國學研究會授予國學家的榮譽稱號。其作品被收入《錦繡安徽》、《十世紀著名青年實力詩人代表作》、《阜陽詩歌三百首》、《中國散文名家》等數(shù)十本文集,個人小傳被收錄《世界名人錄》、《世界人物辭典》、《中華人物辭典》、《中華詩人大辭典》、《中國作家大辭典》等數(shù)十本辭典。
支付寶轉賬贊助
支付寶掃一掃贊助
微信轉賬贊助
微信掃一掃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