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友陸軍(短篇小說)
送新兵的場面很熱鬧,每一個新兵胸前都佩戴著印有 “參軍光榮”燙金字樣的大紅花,前來送子女參軍的家長們都聚在人武部的院內,當然,也有姐姐送弟弟的,也有同學相送的,自己的親人能夠當上兵,他們心里都有一種按耐不住的榮耀和喜悅。那些穿著一身新軍裝還沒有跨進軍營大門的新兵一個個臉上都綻放著陽光般燦爛的微笑。接兵干部把自己收拾停當的大包小包放在腳下,他們準備進行新兵交接。有的鄉(xiāng)鎮(zhèn)武裝部長把制做的寫有千篇一律的“攜手建國防,共同筑長城”的錦旗拿在手里,準備在交接儀式上贈送給接兵部隊。人武部軍事科長手里捧著一撂的新兵檔案,連續(xù)一個多月的忙活,似乎只有這個時候才顯出輕松,他把檔案放到前邊的桌上,招呼一個有少校軍銜的接兵干部來前邊在交接簿上簽字。也許是因為人多怕秩序有些亂吧,前來送行的家人都被擋在了門外面,即使這樣,他們誰都沒有怨言,拉長了目光看那些正在集合的清一色的兵們,緊緊地盯住自己的兒子或同學,生怕一不留神象就再找不到摸不著似的。站好了隊的兵們背著背包,手里提著迷彩旅行包,挎包象模象樣地左肩右斜地挎著,個個都瞪圓了眼睛聽交接儀式上點他們的名。
“陸九!”隊伍里沒有人應。軍事科長又點了一次名,還是沒人應??崎L拿眼掃了一下正在聚精會神聽點名的兵們,就問陸九這個兵呢,兵們都相互打量了一下,好像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有陸九這個人。于是,科長就沖著門外大聲地喊道:“陸九來了沒有?陸九!”不知誰應了聲“來了”,聲音有些怯,象是一個調皮的孩子做錯了事的那種膽怯。有人應聲,不見人來,這時,人們遠遠地看見一個身穿舊軍裝戴老式警察大沿帽,一臉胡須的中年男人,癡笑著無所畏懼地迎著所有看他的目光,這時,人們才發(fā)現“來了”那句話就是他喊的。
從不得體的穿戴和一臉的癡相,一看這人就有點不正常,人們一笑了之。有人說他是個瘋子,每年征兵他都來,好像他也來當兵似的。
陸九來的很晚,他穿著有些胖大的軍裝拎著打得不規(guī)范的背包,滿臉是汗帶地跑來,站在隊列里還有些氣喘吁吁??崎L問怎么來晚了,他低著頭靦腆地說記錯了時間。爾后,他把目光向人群外逡巡,誰也不知道他在尋找什么?
辦理完交接手續(xù),接兵部隊把新兵往外帶。原來還熱鬧的院里,頓時就清靜了下來,人武部的干部等新兵走完,他們這才感到是真正的放松。自覺讓開一條道的家長們也跟著隊伍往外走,邊走邊叮嚀著自己的孩子,到部隊要干好,??!聽到親人囑咐的新兵知道這一去最少得要兩年見不到家人,有些看上去只有十五六歲年齡的兵,可能平時沒有離開父母的緣故吧,他們眼里閃著淚光,讓跟在身后的年輕的父母也抹著難舍的淚。而有些新兵則是一臉的燦爛,心里描繪著未來的憧憬。這時,當陸九走到那個喊“來了”的人們說他有些神經的男人跟前,輕聲說:“叔,你這就回吧。”
那人嘿嘿一笑,好像有一臉的幸福,眼睛直直地看著陸九和他的那身新軍裝。
陸九的叔沒回,而是尾隨著新兵隊伍一直走去。
我是分管副縣長,那天到縣人武部送首批新兵,心情有些激動,因為,我當年當兵走的時候,心情跟這些兵們是一樣的,這讓我想起了當兵走時的情景。然而,真正引起我注意是那個晚來的叫陸九的新兵,自然,那個喊“來了”的遠遠躲在一邊讓人們轟然一笑人,讓我隱隱有一種憂傷的感覺。我想起跟我一齊當兵有個叫陸軍的人,那是一個長得很帥氣,眼里充滿著天真與幸福感的人。,那年,那個驗上了兵的陸軍,敲鑼打鼓地被送去參軍,不知什么原因,來到火車站人還沒上車就被另外一個人頂替了下來。
那一年是春季征兵,春寒料峭。所有參加體檢的人在知道了自己驗上了兵后,公社武裝部沒有公布定兵名單,那時不象現在這么規(guī)范,也不講什么廉潔征兵,公開透明這樣的詞匯。驗上兵的年輕人,一個個都急了,膽子大一點的稍微有些小門道的人就找到公社武裝部問部長,沒門路的就找大隊民兵營長,好像在家的這段日子很難熬似的。那年我也參加了體檢,那時體檢不象現在這么繁瑣。也就是五官驗色盲,看有無沙眼;鼻子嗅覺是否靈敏,外科胸透主要看有沒有肺結核等。最后才是驗血,但不是驗肝功能,而是看有沒有一種叫血絲蟲的地方病。上個世紀70年代,我們淮北地區(qū)瘧疾多發(fā),也是血絲蟲病高發(fā)人群,人要是感染了絲蟲病,沒有發(fā)現或是治療不及時,就會喪失勞動能力,因此,絲蟲病感染者是不能當兵的。
晚飯很好,食堂蒸出的白面饅頭暄乎乎的,看著就想一口一吞下去個,菜是蘿卜燉肉,里面還有粉絲,一人一大碗。白茬茬的又肥又厚的肉塊香氣撲鼻,湯里漂浮著一層亮亮的油花兒,讓人饞涎欲滴,胃口大開。晚飯大家吃得都很飽,有的撐得半夜睡不著覺,折騰的床腿直叫喚。驗血是在晚間進行,我們被集中安排在公社衛(wèi)生院休息。晚上,大家睡得正香,公社武裝部長和幾個穿白大褂的醫(yī)生來了,把我們一個個從睡夢里都叫醒,其中一個女醫(yī)生在我們每個人的耳朵上扎一針,那感覺象被蜂蜇了一下的痛,但當時心里卻有一種欣慰的感覺,女醫(yī)生的手是那樣的柔軟啊。然后,年輕的女醫(yī)生用她纖細的手指在被扎的耳朵上擠壓,很快就有血滴冒出,一根透明的玻璃象蟲子一樣地把血光了,最后把血吐在事先編了號的小玻璃片上。當醫(yī)生來到靠里的那張床前,卻不見床上有人,醫(yī)生問18號床人呢?大家都睡眼腥松搖頭說不知道。公社部長知道小伙子叫陸軍,是紅旗大隊小王莊的。有一個醫(yī)生打趣地說,怎么是陸軍,今年來接兵都是空軍啊,一句話把屋里人都說笑了。說笑間,那個叫陸軍的小伙子回來了。部長問他做啥去了,他抱著膀子,躬著腰,急忙鉆進被窩里,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我肚子不好,去廁所了。不知誰說了一句兵還沒當你就拉稀了,怕是肉吃多了撐的吧?陸軍不滿地看了那個說他壞話的人,一臉的敵意。我們已經沒有了睡意,大家就這樣興奮地熬到了天亮,然后各自回村等候消息。
在漫長的等待中終于有了結果,從體檢到政審我全都合乎當兵條件,公社沒定我的兵,我是沒戲了,脾氣也在見長,凡事都跟我爹擰著勁,我爹也急,他抹下了臉皮去找大隊民兵營長。要知道,我爹從來都是不求人的??赡菚r農村人的唯一出路就是去當兵,要不然只能是在家種地。我爹去問民兵營長,那個說話有些結巴,沒酒喝喜歡要酒喝而喝點小酒就醉的民兵營長說,驗上的兵太多,公社給的名額少,我也是沒辦法啊,只能聽生產隊意見。我爹知道生產隊根本就不當大隊的家,是營長在找托詞。不管我爹咋求情,可那個民兵營長就是一個勁地搖頭說不行,后來我也不知道我爹從哪弄了當時憑票才能買到的二斤高檔白酒送了過去,民兵營長這才讓我爹在家里候信。我爹那幾天也不參加生產隊里的勞動了,隊長派活他都不干,說民兵營長讓在家候兒子當兵的信哩。隊長一聽就沒好氣地說,還候個屌信,人家兵都上火車了。我爹一聽,腿都軟了,一屁股跌坐在院中的那棵棗樹下,屁股上還粘了一坯雞屎。就在我爹氣得一攤泥似地正在大出長氣的時候,民兵營長來了。我爹看都不看他一眼,我猜想爹心里一定是在罵民兵營長狗日的可把人坑了。這一次是我爹錯了。民兵營長對我爹說:“還、還、還坐個毬嘛,快叫兒子上、上、上火車,公、公、公社部長捎信來,點兒子的名哩,我、我、我騎車送、送他。”
爹一聽這就讓我當兵上火車,他一個激靈從地彈起來,喊著我的小名讓我跟民兵營長一塊兒走。
爹喊了半天也沒有喊到我,他急得快要瘋了,不知道是高興還是生氣,眼淚都流了出來。問鄰居有沒有人看我哪去了,都說沒見到。一連幾天我爹讓我在家哪也別去,就在家等信,我等得都不耐煩了,那天我就背著筐到地里給我家那只餓得咩咩叫的羔羊拔草去了。當我被別人從地里找回來時,爹一見到我就鐵青著臉跳起一只腳,脫掉鞋子朝我頭上就打,邊打邊罵:“讓你在家別亂跑,你狗日的一眨眼跑得比兔子還快,跟你民兵營長大爹當兵去。”
其實民兵營長比我爹還小好幾歲哩,我爹這是明擺著討好民兵營長啊。我聽了心里都覺得有些不舒服,用眼剜了我爹一眼。
我剛才被爹打得有些氣惱,聽爹這一說,我氣消了,就問營長都帶些啥?其實,我言下之意是在問我的新兵服裝呢?
民兵營長似乎毫不理會地說,帶個蛋去就行了,別的啥都不帶。營長的這句話把我和我爹都逗樂了,他對我說,你只管跟著我走就行了,帶啥?當兵的人都是吃軍餉哩。
營長把我?guī)У焦?,他把車子找地方一擱,帶著我登上了趕往火車站的汽車。
火車站廣場前新兵在排著隊準備上火車,民兵營長牽著我的手象怕我丟掉了似的,找到了公社武裝部長,幾個接兵部隊的干部等在那里,有兩個到我家家訪過,他們見到我來了,象看到了寶貝似地說,現在就趕緊換人,上火車!
我明白了,怪不得不發(fā)我新兵衣服,原來我是替換人當兵的,我不明白咋會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換人?不管讓我換下誰,一定是我爹送的那二斤白酒使上了勁。這時,我看見一個新兵跪在地上,哭得鼻涕一把淚一把的,一個高大的小伙子躬得蝦米一般地死死抱住縣人武部干部的腿,另兩個接兵干部手里提著背包和挎包,一臉嚴肅地對公社部長說,快讓他把衣服脫了,給這個兵換上。那兵聽說讓他脫下新兵衣裳,他表現出寧死不屈的英雄氣概,把人武部干部的腿摟得更緊了。
廣場上圍了人,看到那個抱著縣人武部干部不肯松手的一臉痛苦的新兵,有不少人都同情地噫吁著。此刻,我也在一旁,如果圍觀的人知道是我要替換眼前這個跪地不起的人,他們一定會唾罵我的。我被眼前這個新兵的哭聲震撼了,他的哭聲象刀子一樣地剜我的心。而眼前跪著的人就是驗血那晚我認識的陸軍。一種同情感油然而生,我真不該來替換他,我在心里責怪著自己,陸軍是那么可憐和無助啊。但一想到我父親讓我在家候信的日子里,他的忐忑不安,和陸軍的乞求有著某些相似之處。
不知是出于同情還是急于趕火車,一個接兵干部說算了,就別讓他脫了,到部隊再說吧,他抬腕一看表,說,別誤了時間。然后,接兵干部把背包往我懷里一塞說快走。我稀里糊涂地跟在接兵干部身后往火車那邊跑去。陸軍一看我們都走了,他想放開縣人武部干部的腿去追趕我們,結果,他誰都沒拽住,一個人楞楞的獨自跪在廣場上,失聲痛哭,象一頭推向屠場即將宰殺在進行最后掙扎的牛。
在我蹬上火車的那一刻,看到了還跪著的陸軍,他面朝喘著粗氣緩緩啟動的火車,悲痛欲絕地哭,撕心裂肺地哭!
一車的新兵都用異樣的目光看著我這個沒穿軍裝的兵,就象羊群里突然闖進一頭怪物似的,我不是他們的同類。有些憋屈的我只有把還帶有陸軍體溫的背包放在我的屁股底下,我低垂著頭,很頹喪的坐著,心里有著說不出的滋味。在有些顛簸的在白天里面都顯得昏暗的軍列上,巨大的轟鳴聲壓不住我腦海中陸軍的凄涼哭聲。
在新兵連,我的同鄉(xiāng)都不大理我,可帶兵干部喜歡我的默默無聞,我一天到晚掃把不離身,打掃衛(wèi)生能從連部一直掃到飯?zhí)?,這中間大約有100多米的樣子,我不怕累,也從不張揚自己,換來的是班長、排長的一次次表揚,他們都說我有文化,還謙虛,將來一定是個好兵。新兵連結束那天,我因看起來忠誠老實受到帶兵排長的推薦,司令部來新兵連選兵的參謀看我兩片厚實適度的嘴唇和一雙有神的大眼,他要我去學吹號,我興奮得心里撲通通的直跳,我看過戰(zhàn)斗故事片里司號兵吹沖鋒號的那種姿態(tài),鼓人士氣哩。
我當上了連隊司號員,早晨吹起床號,晚上吹熄燈號。我用只有兵們才能聽懂的號音來排遣我心中的郁悶。
那天連隊點名,當過司號員的指導員聽我吹出的號音夾雜著一種悲憫的厲聲,于是讓我再吹一遍。我憋足了勁,氣運丹田,嘴唇緊閉,嘀答答嘀地吹了一遍。指導員這次什么也沒說,不愧為政工干部,他是位很具觀察力且又細心的南方人,只有他才能通過號聲洞察我心中的壓抑。
晚上,指導員找我談心,開門見山地說我一定藏著什么心事。我低頭不語。指導員說一個革命戰(zhàn)士,不能因個人的情緒影響到部隊的生活,更不能有種壓抑感,如果一種短暫的悲情釋放能讓你放松,這種釋放就限制了你思維空間的拓展,讓你停留在一個自悲自憐的狹小的圈子里。因此,你要學會放棄,放棄是一種向上的前提。
指導員的話我聽得似懂非懂,但我還是點了點頭,好像同意他的說法似的。
我是怎么當上兵的,為了我當兵父親不知求了多少人,最后要不是把一個新兵換下來,我這個兵就當不成,那個被換下來的兵至今心里還在哭泣。我跟指導員說這些時,他似乎也在為那個兵感到惋惜。指導員說:“這是一個悲劇,你我都無力挽回,錯也不在你。可你已經是一名戰(zhàn)士了,戰(zhàn)士就要有一種精神和情懷,這才你的勝利之本。”
當兵的第3年我提干了,我穿著四個兜的干部服風光無限地回鄉(xiāng)探親。回到家,我爹一見到我就說那天我走得太匆忙了,都來不及煮一個雞蛋,直到現在他還后悔著呢。晚上,爹還向我說起了那個被我換掉了兵的事。
小王莊一個表親說那個當上兵沒有走掉的陸軍,家里人那天把他從火車站領回來,他一個人關在屋里3天不出來,等村里人再見到他時,他就一個勁地呵呵傻笑。村里人都說他神經了,家里人也沒錢給他治病,從此,他經常外出不歸,多好的一個人就這么廢了,一村的人都為他惋惜。那位親戚還說,他們村里驗上兩個人,但只能走一個,走誰呢?生產隊長最后還是讓那個請他吃了一頓飯的新兵走。沒有走成的一家覺得氣不順,于是,他們就在新兵啟程的那天,悄悄地向公社人武部的門縫里塞了封舉報信,說陸軍在外邊賭博曾讓公安局抓住過,還罰了款。接到舉報信,公社里的人不敢怠慢,也不調查,就把情況向縣人武部反映,人武部決定立即換人,陸軍就永遠做著他當兵的夢,他瘋了之后就再也不知道有人在背后給他使了一個絆子,讓他落個如此凄涼的地步。這讓我想起了鷸蚌相爭的寓言故事,無形中我爹就扮演了其中的一個角色。
我從團長的位置上轉業(yè)到地方,幾經周折又回到了生我養(yǎng)我的這個貧困縣,在不經意間當上了常務副縣長,征兵期間讓我分管征兵工作。恰恰在我到人武部第一次送新兵時又偏偏遇上了那個當年被我替換下來的陸軍。我的同年度兵,一個連名字起得都帶有兵味的人。如果當年不是有人寫他的舉報信,說不定今天坐在常務副縣長位子上的是他,而不是我。開始我還回避那件幾乎被我遺忘的事,自從點了新兵陸九的名后,那句“來了”的話讓我看見了陸軍。我不知道陸軍還認不認識我,但我卻裝著什么也不知道的樣子,而往事象蟲子一樣爬進我腦子里不緊不慢地蠕動著,陸軍過去那有些卑微的和現在可憐的形象在我的腦海里交替晃動。一次戰(zhàn)友聚會,大家天南地北地瞎吹亂侃,不知有誰是故意還是無意中談到陸軍。這時,有一個戰(zhàn)友無意間那個嘴上沒有開關的人,不要在我面前談論往事。我知道他們是怕讓我難看。既然這樣,我也就不回避了,我說那次在縣人武部新兵交接儀式上見到了陸軍。一個戰(zhàn)友說每年一到征兵他就去人武部,看到穿軍裝的新兵就是一臉的傻笑,但傻笑里有幾分迷茫,幾分滑稽,還幾分的哀憫。
我還記得當年指導員說過的那是一個悲劇。產生悲劇的時代早已結束,可悲劇里的那個人物還在,他就是我的戰(zhàn)友啊,雖然他一天的兵都沒當過,連軍營的大門朝哪他都不知道,可他是穿過軍裝的啊,雖然穿在身上一直都舍不得脫下。我現在想,當時如果我堅決不上火車,或者當即跑掉,接兵干部一定會帶陸軍走的,就是因為我的出現,陸軍當兵就再也沒有一絲希望了。先是希望破滅,再就是心死如灰。從陸軍身上折射出的是:生活中一個人的心態(tài)千萬可別失衡,一旦失衡就會扭曲了自己人性,同時也泱及了社會,那是多么可怕啊。陸軍的心態(tài)沒有失衡,而是其他人的扭曲讓他遭受不幸!
我不再沉默了,我想幫一下陸軍,這是自見到那個跟我同年度兵的叫陸軍的人以后重又燃起的痛。我決定利用我手中的一點權利讓縣民政局給陸軍辦理一個困難補助,還有陸九的家庭,適當地給他們一點補嘗吧。
我不知道這叫不叫濫用職權,如果是,別人的非議對我卻前所未有的欣慰和暢快…….
送新兵的場面很熱鬧,每一個新兵胸前都佩戴著印有 “參軍光榮”燙金字樣的大紅花,前來送子女參軍的家長們都聚在人武部的院內,當然,也有姐姐送弟弟的,也有同學相送的,自己的親人能夠當上兵,他們心里都有一種按耐不住的榮耀和喜悅。那些穿著一身新軍裝還沒有跨進軍營大門的新兵一個個臉上都綻放著陽光般燦爛的微笑。接兵干部把自己收拾停當的大包小包放在腳下,他們準備進行新兵交接。有的鄉(xiāng)鎮(zhèn)武裝部長把制做的寫有千篇一律的“攜手建國防,共同筑長城”的錦旗拿在手里,準備在交接儀式上贈送給接兵部隊。人武部軍事科長手里捧著一撂的新兵檔案,連續(xù)一個多月的忙活,似乎只有這個時候才顯出輕松,他把檔案放到前邊的桌上,招呼一個有少校軍銜的接兵干部來前邊在交接簿上簽字。也許是因為人多怕秩序有些亂吧,前來送行的家人都被擋在了門外面,即使這樣,他們誰都沒有怨言,拉長了目光看那些正在集合的清一色的兵們,緊緊地盯住自己的兒子或同學,生怕一不留神象就再找不到摸不著似的。站好了隊的兵們背著背包,手里提著迷彩旅行包,挎包象模象樣地左肩右斜地挎著,個個都瞪圓了眼睛聽交接儀式上點他們的名。
“陸九!”隊伍里沒有人應。軍事科長又點了一次名,還是沒人應??崎L拿眼掃了一下正在聚精會神聽點名的兵們,就問陸九這個兵呢,兵們都相互打量了一下,好像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有陸九這個人。于是,科長就沖著門外大聲地喊道:“陸九來了沒有?陸九!”不知誰應了聲“來了”,聲音有些怯,象是一個調皮的孩子做錯了事的那種膽怯。有人應聲,不見人來,這時,人們遠遠地看見一個身穿舊軍裝戴老式警察大沿帽,一臉胡須的中年男人,癡笑著無所畏懼地迎著所有看他的目光,這時,人們才發(fā)現“來了”那句話就是他喊的。
從不得體的穿戴和一臉的癡相,一看這人就有點不正常,人們一笑了之。有人說他是個瘋子,每年征兵他都來,好像他也來當兵似的。
陸九來的很晚,他穿著有些胖大的軍裝拎著打得不規(guī)范的背包,滿臉是汗帶地跑來,站在隊列里還有些氣喘吁吁??崎L問怎么來晚了,他低著頭靦腆地說記錯了時間。爾后,他把目光向人群外逡巡,誰也不知道他在尋找什么?
辦理完交接手續(xù),接兵部隊把新兵往外帶。原來還熱鬧的院里,頓時就清靜了下來,人武部的干部等新兵走完,他們這才感到是真正的放松。自覺讓開一條道的家長們也跟著隊伍往外走,邊走邊叮嚀著自己的孩子,到部隊要干好,??!聽到親人囑咐的新兵知道這一去最少得要兩年見不到家人,有些看上去只有十五六歲年齡的兵,可能平時沒有離開父母的緣故吧,他們眼里閃著淚光,讓跟在身后的年輕的父母也抹著難舍的淚。而有些新兵則是一臉的燦爛,心里描繪著未來的憧憬。這時,當陸九走到那個喊“來了”的人們說他有些神經的男人跟前,輕聲說:“叔,你這就回吧。”
那人嘿嘿一笑,好像有一臉的幸福,眼睛直直地看著陸九和他的那身新軍裝。
陸九的叔沒回,而是尾隨著新兵隊伍一直走去。
我是分管副縣長,那天到縣人武部送首批新兵,心情有些激動,因為,我當年當兵走的時候,心情跟這些兵們是一樣的,這讓我想起了當兵走時的情景。然而,真正引起我注意是那個晚來的叫陸九的新兵,自然,那個喊“來了”的遠遠躲在一邊讓人們轟然一笑人,讓我隱隱有一種憂傷的感覺。我想起跟我一齊當兵有個叫陸軍的人,那是一個長得很帥氣,眼里充滿著天真與幸福感的人。,那年,那個驗上了兵的陸軍,敲鑼打鼓地被送去參軍,不知什么原因,來到火車站人還沒上車就被另外一個人頂替了下來。
那一年是春季征兵,春寒料峭。所有參加體檢的人在知道了自己驗上了兵后,公社武裝部沒有公布定兵名單,那時不象現在這么規(guī)范,也不講什么廉潔征兵,公開透明這樣的詞匯。驗上兵的年輕人,一個個都急了,膽子大一點的稍微有些小門道的人就找到公社武裝部問部長,沒門路的就找大隊民兵營長,好像在家的這段日子很難熬似的。那年我也參加了體檢,那時體檢不象現在這么繁瑣。也就是五官驗色盲,看有無沙眼;鼻子嗅覺是否靈敏,外科胸透主要看有沒有肺結核等。最后才是驗血,但不是驗肝功能,而是看有沒有一種叫血絲蟲的地方病。上個世紀70年代,我們淮北地區(qū)瘧疾多發(fā),也是血絲蟲病高發(fā)人群,人要是感染了絲蟲病,沒有發(fā)現或是治療不及時,就會喪失勞動能力,因此,絲蟲病感染者是不能當兵的。
晚飯很好,食堂蒸出的白面饅頭暄乎乎的,看著就想一口一吞下去個,菜是蘿卜燉肉,里面還有粉絲,一人一大碗。白茬茬的又肥又厚的肉塊香氣撲鼻,湯里漂浮著一層亮亮的油花兒,讓人饞涎欲滴,胃口大開。晚飯大家吃得都很飽,有的撐得半夜睡不著覺,折騰的床腿直叫喚。驗血是在晚間進行,我們被集中安排在公社衛(wèi)生院休息。晚上,大家睡得正香,公社武裝部長和幾個穿白大褂的醫(yī)生來了,把我們一個個從睡夢里都叫醒,其中一個女醫(yī)生在我們每個人的耳朵上扎一針,那感覺象被蜂蜇了一下的痛,但當時心里卻有一種欣慰的感覺,女醫(yī)生的手是那樣的柔軟啊。然后,年輕的女醫(yī)生用她纖細的手指在被扎的耳朵上擠壓,很快就有血滴冒出,一根透明的玻璃象蟲子一樣地把血光了,最后把血吐在事先編了號的小玻璃片上。當醫(yī)生來到靠里的那張床前,卻不見床上有人,醫(yī)生問18號床人呢?大家都睡眼腥松搖頭說不知道。公社部長知道小伙子叫陸軍,是紅旗大隊小王莊的。有一個醫(yī)生打趣地說,怎么是陸軍,今年來接兵都是空軍啊,一句話把屋里人都說笑了。說笑間,那個叫陸軍的小伙子回來了。部長問他做啥去了,他抱著膀子,躬著腰,急忙鉆進被窩里,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我肚子不好,去廁所了。不知誰說了一句兵還沒當你就拉稀了,怕是肉吃多了撐的吧?陸軍不滿地看了那個說他壞話的人,一臉的敵意。我們已經沒有了睡意,大家就這樣興奮地熬到了天亮,然后各自回村等候消息。
在漫長的等待中終于有了結果,從體檢到政審我全都合乎當兵條件,公社沒定我的兵,我是沒戲了,脾氣也在見長,凡事都跟我爹擰著勁,我爹也急,他抹下了臉皮去找大隊民兵營長。要知道,我爹從來都是不求人的??赡菚r農村人的唯一出路就是去當兵,要不然只能是在家種地。我爹去問民兵營長,那個說話有些結巴,沒酒喝喜歡要酒喝而喝點小酒就醉的民兵營長說,驗上的兵太多,公社給的名額少,我也是沒辦法啊,只能聽生產隊意見。我爹知道生產隊根本就不當大隊的家,是營長在找托詞。不管我爹咋求情,可那個民兵營長就是一個勁地搖頭說不行,后來我也不知道我爹從哪弄了當時憑票才能買到的二斤高檔白酒送了過去,民兵營長這才讓我爹在家里候信。我爹那幾天也不參加生產隊里的勞動了,隊長派活他都不干,說民兵營長讓在家候兒子當兵的信哩。隊長一聽就沒好氣地說,還候個屌信,人家兵都上火車了。我爹一聽,腿都軟了,一屁股跌坐在院中的那棵棗樹下,屁股上還粘了一坯雞屎。就在我爹氣得一攤泥似地正在大出長氣的時候,民兵營長來了。我爹看都不看他一眼,我猜想爹心里一定是在罵民兵營長狗日的可把人坑了。這一次是我爹錯了。民兵營長對我爹說:“還、還、還坐個毬嘛,快叫兒子上、上、上火車,公、公、公社部長捎信來,點兒子的名哩,我、我、我騎車送、送他。”
爹一聽這就讓我當兵上火車,他一個激靈從地彈起來,喊著我的小名讓我跟民兵營長一塊兒走。
爹喊了半天也沒有喊到我,他急得快要瘋了,不知道是高興還是生氣,眼淚都流了出來。問鄰居有沒有人看我哪去了,都說沒見到。一連幾天我爹讓我在家哪也別去,就在家等信,我等得都不耐煩了,那天我就背著筐到地里給我家那只餓得咩咩叫的羔羊拔草去了。當我被別人從地里找回來時,爹一見到我就鐵青著臉跳起一只腳,脫掉鞋子朝我頭上就打,邊打邊罵:“讓你在家別亂跑,你狗日的一眨眼跑得比兔子還快,跟你民兵營長大爹當兵去。”
其實民兵營長比我爹還小好幾歲哩,我爹這是明擺著討好民兵營長啊。我聽了心里都覺得有些不舒服,用眼剜了我爹一眼。
我剛才被爹打得有些氣惱,聽爹這一說,我氣消了,就問營長都帶些啥?其實,我言下之意是在問我的新兵服裝呢?
民兵營長似乎毫不理會地說,帶個蛋去就行了,別的啥都不帶。營長的這句話把我和我爹都逗樂了,他對我說,你只管跟著我走就行了,帶啥?當兵的人都是吃軍餉哩。
營長把我?guī)У焦?,他把車子找地方一擱,帶著我登上了趕往火車站的汽車。
火車站廣場前新兵在排著隊準備上火車,民兵營長牽著我的手象怕我丟掉了似的,找到了公社武裝部長,幾個接兵部隊的干部等在那里,有兩個到我家家訪過,他們見到我來了,象看到了寶貝似地說,現在就趕緊換人,上火車!
我明白了,怪不得不發(fā)我新兵衣服,原來我是替換人當兵的,我不明白咋會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換人?不管讓我換下誰,一定是我爹送的那二斤白酒使上了勁。這時,我看見一個新兵跪在地上,哭得鼻涕一把淚一把的,一個高大的小伙子躬得蝦米一般地死死抱住縣人武部干部的腿,另兩個接兵干部手里提著背包和挎包,一臉嚴肅地對公社部長說,快讓他把衣服脫了,給這個兵換上。那兵聽說讓他脫下新兵衣裳,他表現出寧死不屈的英雄氣概,把人武部干部的腿摟得更緊了。
廣場上圍了人,看到那個抱著縣人武部干部不肯松手的一臉痛苦的新兵,有不少人都同情地噫吁著。此刻,我也在一旁,如果圍觀的人知道是我要替換眼前這個跪地不起的人,他們一定會唾罵我的。我被眼前這個新兵的哭聲震撼了,他的哭聲象刀子一樣地剜我的心。而眼前跪著的人就是驗血那晚我認識的陸軍。一種同情感油然而生,我真不該來替換他,我在心里責怪著自己,陸軍是那么可憐和無助啊。但一想到我父親讓我在家候信的日子里,他的忐忑不安,和陸軍的乞求有著某些相似之處。
不知是出于同情還是急于趕火車,一個接兵干部說算了,就別讓他脫了,到部隊再說吧,他抬腕一看表,說,別誤了時間。然后,接兵干部把背包往我懷里一塞說快走。我稀里糊涂地跟在接兵干部身后往火車那邊跑去。陸軍一看我們都走了,他想放開縣人武部干部的腿去追趕我們,結果,他誰都沒拽住,一個人楞楞的獨自跪在廣場上,失聲痛哭,象一頭推向屠場即將宰殺在進行最后掙扎的牛。
在我蹬上火車的那一刻,看到了還跪著的陸軍,他面朝喘著粗氣緩緩啟動的火車,悲痛欲絕地哭,撕心裂肺地哭!
一車的新兵都用異樣的目光看著我這個沒穿軍裝的兵,就象羊群里突然闖進一頭怪物似的,我不是他們的同類。有些憋屈的我只有把還帶有陸軍體溫的背包放在我的屁股底下,我低垂著頭,很頹喪的坐著,心里有著說不出的滋味。在有些顛簸的在白天里面都顯得昏暗的軍列上,巨大的轟鳴聲壓不住我腦海中陸軍的凄涼哭聲。
在新兵連,我的同鄉(xiāng)都不大理我,可帶兵干部喜歡我的默默無聞,我一天到晚掃把不離身,打掃衛(wèi)生能從連部一直掃到飯?zhí)?,這中間大約有100多米的樣子,我不怕累,也從不張揚自己,換來的是班長、排長的一次次表揚,他們都說我有文化,還謙虛,將來一定是個好兵。新兵連結束那天,我因看起來忠誠老實受到帶兵排長的推薦,司令部來新兵連選兵的參謀看我兩片厚實適度的嘴唇和一雙有神的大眼,他要我去學吹號,我興奮得心里撲通通的直跳,我看過戰(zhàn)斗故事片里司號兵吹沖鋒號的那種姿態(tài),鼓人士氣哩。
我當上了連隊司號員,早晨吹起床號,晚上吹熄燈號。我用只有兵們才能聽懂的號音來排遣我心中的郁悶。
那天連隊點名,當過司號員的指導員聽我吹出的號音夾雜著一種悲憫的厲聲,于是讓我再吹一遍。我憋足了勁,氣運丹田,嘴唇緊閉,嘀答答嘀地吹了一遍。指導員這次什么也沒說,不愧為政工干部,他是位很具觀察力且又細心的南方人,只有他才能通過號聲洞察我心中的壓抑。
晚上,指導員找我談心,開門見山地說我一定藏著什么心事。我低頭不語。指導員說一個革命戰(zhàn)士,不能因個人的情緒影響到部隊的生活,更不能有種壓抑感,如果一種短暫的悲情釋放能讓你放松,這種釋放就限制了你思維空間的拓展,讓你停留在一個自悲自憐的狹小的圈子里。因此,你要學會放棄,放棄是一種向上的前提。
指導員的話我聽得似懂非懂,但我還是點了點頭,好像同意他的說法似的。
我是怎么當上兵的,為了我當兵父親不知求了多少人,最后要不是把一個新兵換下來,我這個兵就當不成,那個被換下來的兵至今心里還在哭泣。我跟指導員說這些時,他似乎也在為那個兵感到惋惜。指導員說:“這是一個悲劇,你我都無力挽回,錯也不在你。可你已經是一名戰(zhàn)士了,戰(zhàn)士就要有一種精神和情懷,這才你的勝利之本。”
當兵的第3年我提干了,我穿著四個兜的干部服風光無限地回鄉(xiāng)探親。回到家,我爹一見到我就說那天我走得太匆忙了,都來不及煮一個雞蛋,直到現在他還后悔著呢。晚上,爹還向我說起了那個被我換掉了兵的事。
小王莊一個表親說那個當上兵沒有走掉的陸軍,家里人那天把他從火車站領回來,他一個人關在屋里3天不出來,等村里人再見到他時,他就一個勁地呵呵傻笑。村里人都說他神經了,家里人也沒錢給他治病,從此,他經常外出不歸,多好的一個人就這么廢了,一村的人都為他惋惜。那位親戚還說,他們村里驗上兩個人,但只能走一個,走誰呢?生產隊長最后還是讓那個請他吃了一頓飯的新兵走。沒有走成的一家覺得氣不順,于是,他們就在新兵啟程的那天,悄悄地向公社人武部的門縫里塞了封舉報信,說陸軍在外邊賭博曾讓公安局抓住過,還罰了款。接到舉報信,公社里的人不敢怠慢,也不調查,就把情況向縣人武部反映,人武部決定立即換人,陸軍就永遠做著他當兵的夢,他瘋了之后就再也不知道有人在背后給他使了一個絆子,讓他落個如此凄涼的地步。這讓我想起了鷸蚌相爭的寓言故事,無形中我爹就扮演了其中的一個角色。
我從團長的位置上轉業(yè)到地方,幾經周折又回到了生我養(yǎng)我的這個貧困縣,在不經意間當上了常務副縣長,征兵期間讓我分管征兵工作。恰恰在我到人武部第一次送新兵時又偏偏遇上了那個當年被我替換下來的陸軍。我的同年度兵,一個連名字起得都帶有兵味的人。如果當年不是有人寫他的舉報信,說不定今天坐在常務副縣長位子上的是他,而不是我。開始我還回避那件幾乎被我遺忘的事,自從點了新兵陸九的名后,那句“來了”的話讓我看見了陸軍。我不知道陸軍還認不認識我,但我卻裝著什么也不知道的樣子,而往事象蟲子一樣爬進我腦子里不緊不慢地蠕動著,陸軍過去那有些卑微的和現在可憐的形象在我的腦海里交替晃動。一次戰(zhàn)友聚會,大家天南地北地瞎吹亂侃,不知有誰是故意還是無意中談到陸軍。這時,有一個戰(zhàn)友無意間那個嘴上沒有開關的人,不要在我面前談論往事。我知道他們是怕讓我難看。既然這樣,我也就不回避了,我說那次在縣人武部新兵交接儀式上見到了陸軍。一個戰(zhàn)友說每年一到征兵他就去人武部,看到穿軍裝的新兵就是一臉的傻笑,但傻笑里有幾分迷茫,幾分滑稽,還幾分的哀憫。
我還記得當年指導員說過的那是一個悲劇。產生悲劇的時代早已結束,可悲劇里的那個人物還在,他就是我的戰(zhàn)友啊,雖然他一天的兵都沒當過,連軍營的大門朝哪他都不知道,可他是穿過軍裝的啊,雖然穿在身上一直都舍不得脫下。我現在想,當時如果我堅決不上火車,或者當即跑掉,接兵干部一定會帶陸軍走的,就是因為我的出現,陸軍當兵就再也沒有一絲希望了。先是希望破滅,再就是心死如灰。從陸軍身上折射出的是:生活中一個人的心態(tài)千萬可別失衡,一旦失衡就會扭曲了自己人性,同時也泱及了社會,那是多么可怕啊。陸軍的心態(tài)沒有失衡,而是其他人的扭曲讓他遭受不幸!
我不再沉默了,我想幫一下陸軍,這是自見到那個跟我同年度兵的叫陸軍的人以后重又燃起的痛。我決定利用我手中的一點權利讓縣民政局給陸軍辦理一個困難補助,還有陸九的家庭,適當地給他們一點補嘗吧。
我不知道這叫不叫濫用職權,如果是,別人的非議對我卻前所未有的欣慰和暢快…….
支付寶轉賬贊助
支付寶掃一掃贊助
微信轉賬贊助
微信掃一掃贊助